1、对于企业而言,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,更多的趋向于无纸化办公,减少不必须的时间和人力上的成本浪费。
2、业务协同软件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好的任务或角色,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其进行监控,达到提高工作效率、更好的控制过程、增强对客户的服务,这将极大提高企业数字化管理程度和运营效率,最大限度的实现降本增效。
1、管理就是:管人、理事;管人用制度,管事用流程。业务流程数字化,是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的核心,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。
2、解决了各部门人与人之间、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问题。企业管理数字化,就是要在内部实现“流水线式的企业管理”
1、统一节拍:同一业务流程中、不同节点、不同员工的工作,将呈现出“顺序化、自动化、节拍化”的特点,按部就班、有条不紊
2、自动分发:业务流程设计时,可以根据流程中的某些关键数据,按照系统预设的条件自动判断、自动分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,再也不需要人工下达工作指令。
3、时间可控:业务流程设计时,可以将某些节点的工作设置为“限时处理”,如果当事人超期未处理,系统将报警或推送消息、通知,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每项工作都能按预设的时间间隔、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处理,大大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。
4、降低了普通人员招聘要求:企业所有业务处理流程都是相对固定的,而且,每个人的日常工作都是在数字化系统的驱动下完成的,所有人都是数字化系统的执行者。因此,企业不再要求每个员工都要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、很高智商和职业素养。
5、大大缩短员工上岗的时间:新员工入职之后,公司只需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技能培训,几天之后就可以上岗工作,再也不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磨合和经验积累。他们只需要按照数字化系统的指令、在指定的时间内、完成规定的动作即可。
6、企业数字化管理,不但解决了企业管理“可度量化”的难题,还让企业获得了绝对的竞争优势。同时,企业也真正实现了“不同的人、做同一件事、获得相同的结果”,这就是企业管理数字化的要解决的本质问题。

1、工作流平台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补充,企业使用工作流平台,不是要替代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。实际上,它比较适合处理一些轻量级的、逻辑简单的业务。从根本上讲,它永远无法替代一些逻辑复杂的重度应用(比如:ERP、CRM等)。
2、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不同量级的智能化系统,不能混为一谈,信息化是一个人的“小时候”,再多小朋友的智力加起来,也不可能达到一个成年人的智商。所以,企业不要指望堆叠N个信息化系统就能实现数字化管理。
3、通软上云工作流是基于成熟理论的、商品化的、工作流平台,它风险小、通用性强、无行业属性、采购成本低、使用成本低、易维护、易扩充。
工作流平台可以作为各个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数据连接器,全方位打通企业内部数据孤岛。通过它,可以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。它既可以向其他系统推送数据,也可以从其他系统获取数据。
1、通过WEB接口和数据库接口,主动获取第三方应用的单条、多条数据,并填充业务表单
2、通过WEB接口和数据库接口,将表单数据推送给第三方应用,可以实现数据的增、删、改操作
3、第三方应用可以直接调起工作流平台接口,发起任意业务流程
4、可以通过公共API接口获取:天气预报处理人地理坐标等公开信息;可以向企微、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,推送公告、群消息、提醒等内容

1、部署方式:既可以部署到用户私有的阿里云、腾讯云服务器上,也可以部署到用户公司机房服务器上;所有数据一手掌握,不必担心数据泄漏。
2、操作系统:既可以运行在用户现有windows服务器上,也可以运行在linux服务器上。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系统,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行。
3、移动端:移动端采用H5模式,不管是安卓手机、还是苹果手机都可以稳定、流畅运行。
通软上云工作流平台是专门面向ISV合作的,它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协作平台,可以将客户管理系统中的所有业务流程、业务数据全部打通,彻底实现数字化管理。无需开发即可搭建面向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应用模块,持续助力客户企业数字化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