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跨部门流程协同不畅,是所有企业都会存在的问题
1、做事拖沓、沟通效率低下:传统的电话、微信沟通方式,会导致焦点分散、信息散碎,难以记录和执行
2、职责不清、遇事推诿:跨部门业务的归属和职责划分不明确,相关责任人遇事推诿
3、部门利益至上,部门间缺乏信任:信息传递不畅、合作意愿降低,甚至引发猜疑和对抗
4、缺少明确的流程和监督机制:流程缺失、过程混乱,没有明确的监督机制
5、部门之间数据对不上:同样数据、不同部门给出的结果完全不同,严重影响领导决策
二、不要指望ERP系统,能够解决跨部门的流程协作问题
1、《ERP系统》只记录结果:
ERP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:记录主要业务节点产生的结果数据,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、处理,形成各类图表供各级领导决策使用
2、《ERP系统》不记录业务过程:
过程与结果之间,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;没有过程数据,就没法分析、比对业务过程,更没法优化、改进业务过程,从而得到更好的结果
3、《ERP系统》无法进行流程管控:
每项业务都是多个部门、多名员工共同协作的结果,公司业务在不同岗位之间依次推进时,必然要满足一定条件(或者标准)才能放行,否则会导致错误的结果

三、选用的工具不对,问题会越解决越多
很多企业采用微信群、钉钉、企微、飞书等软件,充当跨部门的流程协作工具。但在复杂业务场景中,它们会表现出许多不足:
1、群成员中包含大量的内外部人员,很容易导致企业重要信息外泄
2、业务群过多或者群里消息太多时,会导致严重的信息过载,用户会被频繁打扰、重要信息会被错过,严重影响每个成员的工作效率。
3、过往信息难以查询、回溯,无法对信息有效整理、分类
4、图片、文件默认保存7天,难以留存,重要资料可能会丢失。并且,不能按需要分类管理、查询
5、不能为每一个任务指定相关责任人,难以实时跟踪每项任务的进度
6、不能处理生产环境中、复杂的业务逻辑,仅能处理简单的审批、请假、报销等日常事务
7、无法与企业内部系统(如ERP、CRM)深度集成
四、企业内外部协同,是业务协同中的最大难点
每一家企业都有众多的外部协作者(例如:供货商、客户、合作伙伴),他们虽然不是公司的员工,但是会深度参与公司的业务过程。与他们之间的协同效率,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。
1、沟通低效、信息碎片化:外部沟通依赖微信、邮件、电话等多渠道,关键信息易被淹没
2、响应速度慢、无法实时协同:获取信息滞后,响应速度慢、出错率高,无法做到实时协同
3、难以记录协作过程及其数据:企业出于管理方面的考虑,需要记录外部协作过程和数据。传统做法是:由企业内部特定岗位的员工,事后采集并记录。耗时、费力、时效性差,成本高昂
4、系统与数据互通障碍:企业与外部协作者的系统不兼容,例如:企业ERP与供应商的管理系统无法直连,订单、物流等信息需要人工导出并发送邮件或微信,大量数据需要重复处理和录入

五、信息孤岛,会严重束缚制企业的发展
1. 效率低下、重复劳动
员工需要在不同系统中手动输入或转移数据,浪费时间和精力。跨部门协作时,需要等待数据传递,影响企业整体运营效率
2. 导致领导决策失误
管理层无法获得全面、准确的数据支持,只能基于局部信息进行决策,可能导致判断失误
3. 浪费资源、增加成本
多个孤立的系统需要分别进行维护和升级,增加了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。为了实现数据共享,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数据整合和接口开发,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。
4. 客户体验受损、响应速度慢
客户需向不同部门重复提交信息,很容易导致数据不一致,影响客户体验和满意度,可能导致客户流失
5. 增加数据安全风险
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系统中,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。不同系统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,难以统一管理,容易出现安全漏洞。
6. 阻碍企业数字化转型
数字化转型依赖于数据的互联、互通和共享,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数据无法实时共享,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。
7. 削弱了企业竞争力
竞争对手通过数据整合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而孤岛企业行动滞后,无法及时调整策略和优化业务流程,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