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C端用户、B端用户?
C端用户:通常指消费者、个人终端用户使用的客户端。如:微信、淘宝、网易云音乐等;
B端用户:通常为企业内部或商家使用的系统或平台。如:企业内部ERP管理系统、财务管理平台等
面向C端用户的软件,就是ToC软件;面向B端用户的软件,就是ToB软件;
二、产品特性上的差异
C端产品:并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,比如微信社交、淘宝购物、美团点餐、高德导航,更多的是满足了使用者在“生活场景”下的各种个人日常需求。
B端产品:通常行业特征相对明显,更多的是满足了企业相关用户在“工作场景”下完成协同工作的一些特定组织需求。

三、用户量级与类型
C端产品:的用户量级大而广,用户可具体到每一个“终端个体”,一般称之为“用户”。
B端产品:的用户量级更小、相对也更垂直,用户类型通常是“组织群体”,包括决策者、管理者、普通员工,区别于一般“用户”,更多情况下是被称为“客户”。

四、展示方式
C端软件:通常以手机端为主,PC端为次;快速流畅、趣味性。
B端软件:多数都集中在PC端使用,“左导航右内容”的布局;简洁集中、免打扰。
五、盈利模式
C端产品:大都免费开放给用户,在提供免费功能的基础上,再通过“拉新、留存、促活”等手段,转化其中一小部分用户。像漏斗模型一样,最终为服务付费的这部分用户为产品贡献了收益。这一切得益于C端产品大量级的用户规模,所以靠的是“规模经济”。
B端产品:没有用户量级上的优势,偏向于服务企业内部的工作协同,就需要为不同的生产关系和工作协作场景做个性化定制,靠企业对“定制付费”来获得收益。
六、在运营上的差异
运营目标:在相同转化率的前提下,想到得到分子的增长,分母必须要等比例的更多增长。C端产品的盈利模式决定了想要创造更大的价值,就需要倚靠持续的用户量级的增长。B端产品相比C端,更看重看中稳定的专业能力,不求大起大落,只求不要出错,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。
运营策略:C端产品倚靠大量级用户的盈利模式,决定了C端产品需要利用“红包、优惠券、精神奖励”等营销方式,以利益激励用户主动在线上进行“对外分享传播”,实现以不断新增的日活来加持自身体量。B端产品有着天然的“封闭”特性,营销上也更传统,通常将线下“大型会议、峰会、行业展会”作为主要场地,近距离接近客户,通过树立行业级别内的“专业形象”来吸引企业客户的兴趣。
七、收费模式的区别:
To C软件:面向个人用户,软件功能简单、主要靠使用者自主学习,收费模式一般为:按月、按年、按使用量收取。
To B软件:是面向公司的,软件功能较多、操作比较复杂、售前成本、实施成本比较高。因此,收费模式一般是:第一年收取开户费,第二年取年费(又称服务费)。这就意味着:To B的SaaS软件要提供持续的运营服务,才能持续收费。